苏州的苏,在繁体字中为:蘇。但从字形上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草木旺盛的鱼米之乡,上以草为头,下有鱼和禾苗,禾苗产出的就是大米。可以想象生活的富足,再结合一句话:仓禀实而知礼节。你就不难理解: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 ,这句话中把苏州排在杭州之前的原因了。这座城市的文雅和富足,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,文化底蕴十足,有情趣有意境,生活又很无忧,也就难怪自古至今江南多出文人雅士了。
看懂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与建筑风格,得先从城市的周围说起,苏州北临长江,南依浙江,东靠上海,西据无锡。水系之发达,在城市水源上,从不忧愁,和盛唐时的八水会长安相比,也会毫不逊色。风水学里讲究水曲有情,水足则财盛,看看苏州城内,河道蜿蜒,水陆并行,桥梁有310多座,当之无愧为:东方的威尼斯,旅游胜地,文化名城,富庶之地。
云松老师于2015年春夏之交时去的苏州,感慨于苏州的柔美,写下了一句话:既然你是生命的作者,又何必写那难言的剧本。仿佛这句话也是苏州城要告诉世人的一个道理。
苏州整个城市依托太湖旁的西山,山脉到城市则止,与风水学上的山停水聚,尽龙尽结的原理很是符合。城市南北长,东西窄,依城市特点而规划的八座城门,八座水门,与天有八卦,地有八荒,正好相合。这也是2500多年前吴国的伍子胥设计修建城池时,依天靠地思想的充分体现,云松老师所讲的这个观点都是自己的切身体会,也许会与资料和各家之理解不同,咱们就权当百花齐放了,我主张在理解一个城市与一个易经风水师的设计理念时,要尝试走进其设计者真实的内心去理解,虽然很难,我尽管努力去做吧,因为这比较接近于真实。